以色列“沙漠奇迹”的文化底蕴
时间:2013-10-14 23:33 来源:犹太简报 作者:潘光 阅读:次
从1948年建国至今,智慧和勤劳的以色列人民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沙漠奇迹”,使一个资源贫乏的落后小国崛起而成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以色列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48年的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426亿美元,60多年里翻了上千倍; 2011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超过3万美元,居于世界最前列。
建国伊始,以色列开国元勋本-古里安没有忘记犹太民族在近2000年里没有自己国家的惨痛历史,提出把“复兴民族精神”作为发展主流文化的指导方针,将文化发展与国民集体认同和民族整合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当时以色列人讲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因此推广和普及希伯来语成为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经过政府和国民的不懈努力,希伯来语终于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犹太移民群体和其它族裔群体所接受,成为名符其实的国语,大大增强了国家的文化凝聚力。同时,政府注重通过加强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历史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来消除文化差别,使来自不同民族、宗教群体的人们增强国家认同意识。常年进行的纳粹大屠杀纪念和教育活动也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国民增强了民族情节和忧患意识,以“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一充满感情色彩的纽带将所有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些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铸造着民族精神的文化支柱。
在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以色列也尊重不同群体在各自特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努力促进文化的多元互补和兼收并蓄,使以色列文化出现了包容发展的繁荣局面。以色列产生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如柴尔尼科夫斯基、毕阿利克、布伦纳、阿格农、肖夫曼等。阿格农(S Y Agnon)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于196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以色列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音乐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要举办三、四百场音乐会,以色列爱乐乐团举世闻名,伯恩斯坦、斯特恩和祖宾等音乐大师蜚声世界。政府一直鼓励文艺团体深入边远、偏僻地区演出,使那里的居民能有同等机会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以色列的文博事业相当发达,目前有大小博物馆200多个,每年的参观人数近1000万,是世界上参加文博活动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以色列的新闻出版事业也十分发达,人均拥有图书量在多次统计中位居世界第一。
民族精神的复兴和文化的繁荣使全民素质不断提高。本-古里安曾经说过:“要用最简单的话描述犹太历史,就是质量胜过数量”。历史上,没有一寸国土而流散全球的犹太民族得以顽强生存,靠的是犹太民族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而60多年来以色列国能够发展振兴,也是靠国民非常高的整体素质。以色列把教育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上世纪70年代后,以色列教育经费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左右,该比例超过了美国和日本。1993年以色列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为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色列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始终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目前,以色列7所主要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以色列人均教授拥有量为世界第一,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以色列每万人中在国际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数近120篇,在世界上也居首位。 读书和学习已成为所有以色列人的嗜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以色列每4000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和人均读书比例上均居世界第一。高度发达的全民教育文化网络培养出大批杰出的人才。到1992年,以色列获得学位的人已达全国总人口的1/10,而且每353人中就有1 人获得博士学位。据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统计,以色列每万人中就有13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美国、日本同一比例分别为80人和75人,远远落后于以色列。
以色列充分发挥在素质和人才上的优势,狠抓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速而又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建国之初,以色列就制定了发展科技的战略规划。1985年颁布的《鼓励工业研究与开发法》,将这一战略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上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各部都任命了首席科学家,负责本部门的科研与开发,科学部长则出任“首席科学家论坛”主席。以色列成为世界上按比例计算研究开发经费最高的国家,超过了美国、日本等七个主要工业化国家。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整个科技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给予特别资助和税收优惠,并以贷款形式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这样一种有利的环境中,以色列的高科技研发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在通讯设备、生物化学产品、航空航天、水资源利用、新能源开发、医疗设备、农业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的甚至位居世界第一。以色列拥有3000多家高科技公司,因而被称为“世界的硅谷”。近20年来,高科技产业逐步成为以色列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其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以色列还及时组织一些重大创新攻关项目,如1986年一些国家首先开展高温超导研究,以色列立即成立了“高温超导战略委员会”,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很快在该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世界文化争奇斗艳的大花园里,以色列文化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它带有浓重的历史痕迹—那是5000年文明的积淀,它始终难以抹去纳粹大屠杀的烙印—那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永恒主题,它总是表现出一种危机心态——那可能是长期遭到压抑和围堵所造成的逆反心理,它一直洋溢着强烈的奋斗精神——那正是艰难条件下建设和保卫国家所需要的,它处处体现出集体意识——那是国家和民族得以复兴、崛起的精神支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