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光、陈超南、余建华著:《犹太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136页。
2阿巴·埃班著 阎瑞松译 :《犹太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第165页。
3 Dennis Prager and Joseph Telushin:
Why the Jews? The Reason for Anti-semitism,New York, Simon Schuster.Inc.1985 P.22.
4 1984年,法军上尉、犹太人德雷福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以叛国罪的名义被判处终身监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06年德雷福斯被平反并恢复军职。
5 英文“ghetto”音译,指遍布欧洲的犹太人隔离区,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在俄国和东欧多为“栅栏区”。
6 西班牙语意为“猪”,后专指改宗基督教但又暗中笃信犹太教的犹太人。
7 俄语中“大屠杀”的意思,指发生在东欧和俄罗斯的反犹暴力大屠杀。
8 英文“final solution”,二战中纳粹政权推行的灭绝犹太人的方案。
9 Walter Laqueur
: A History of Zionism, New York 1972, P.72.
10 Malcolm Hay:
The Roots of Christian Anti—Semitism, New York 1981,P—144
.
11 即“Kristallnacht”,也有译为“水晶之夜”,1938年11月9日,因一犹太青年刺杀了德国驻巴黎使馆的一名外交官,纳粹暴徒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大规模的反犹活动,是夜有无数犹太人的商店和教堂被砸碎,故得名。
12 Dennis Prager and Joseph Telushin:
Why the Jews? The Reason for Anti-semitism,New York, Simon Schuster.Inc.1985, P.30.
13 Dennis Prager and Joseph Telushin:
Why the Jews? The Reason for Anti-semitism,New York, Simon Schuster.Inc.1985, P.30.
14 阿巴·埃班著 阎瑞松译:《犹太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第273页。
15 潘光、陈超南、余建华著:《犹太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296页。
16 见世界犹太人大会网站:http://www.wjc.org.il
17 Abraham Brumberg:“Poles and Jews”,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02, P.178.
18徐新著 :《反犹主义解析》,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页。
19 Andrew Roth and Michael Fragman:
The Goldapple Guide To Jewish Berlin ,Berlin 1998, P.132.
20见美国反诽谤联盟网站:http://www.adl.org
21 Abraham Brumberg:“Poles and Jews”,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02, P.182.
22 Andrew Roth and Michael Fragman:
The Goldapple Guide To Jewish Berlin ,Berlin 1998, P.174.
23详见以色列制止反犹主义论坛网站:http://antisemitism.org.il
25 西蒙·佩雷斯著,高秋福、戴惠坤译:《新创世纪》,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