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中犹友情
时间:2020-03-10 19:5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次
2020年春节,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迅速蔓延,然后又向世界各地传播。在中国,成千上万家庭面临生死考验,甚至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剧。数以万计的医护大军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抗疫“大战”就此打响。
中国人民遭遇的疫情,也深深牵动着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心。他们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初春,乍暖还寒。中犹友谊是这场病疫寒流中的阵阵暖风。
一、向中国捐赠
恐惧蔓延,学校停课,产业停顿。大多数在华犹太人撤离了中国。只有少数人在中国有放不下的家属或带不走的宠物,留了下来。各地犹太社团中心的拉比们也大多因美国政府指令和会员离开而逐渐离开,只有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少数拉比仍然在坚守。这些拉比大多由犹太教正统派哈巴德运动派遣,长期为来华犹太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是维系在华各地犹太社团的中坚。病疫给这些哈巴德中心带来严重经济困难。3月初,13家在华哈巴德中心联合募捐100万美元,努力自救以熬过危机。在自救之外,上海和香港的哈巴德中心还向中国人民捐赠防护口罩,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2月3日,上海哈巴德中心向虹口提篮桥附近的老居民捐献10000只口罩。格林伯格拉比带着犹太志愿者,和虹口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陈俭馆长一道,亲自向附近的居民分发。格林伯格拉比写道:“上周,世界刚刚纪念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5周年。那时,许多犹太人在上海,尤其在这儿(虹口)避难。……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犹太人的人,是我们的荣幸。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支持稍稍表示感激之情”。
“以色列救援组织”、“以中商会”等组织也联合发起了紧急救援行动,筹集医疗物资运往湖北。“以色列救援组织”还向武汉派出专人,接收和分发医用防护物资,积极投身救援活动。该组织主任为中国医疗队的勇毅行动充满感激。2月12日《东方体育日报》报道,该组织向武汉捐助了总价值大约2500万元的3万套防护服、25万只口罩以及100万副手套。这场人道救援行动,还获得了“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的支持。已经返回以色列的中超富力外援、以色列国脚扎哈维也心系疫情,积极参与该组织救援工作。他在中超的事业非常成功,称中国为“第二祖国”,为中国加油,表示“与中国人民同在”。
二、为中国祈祷
祷告是犹太信众与上帝直接交流沟通、表达真切感情和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投身“抗疫”大战后,一些犹太教群体也积极为中国祷告。香港哈巴德中心的艾维雄拉比就公开呼吁全球犹太人为哈巴德和中国祈祷。他说,中国在大屠杀期间欢迎犹太难民,没有反犹历史,迄今也对犹太社团和善温暖。
到耶路撒冷老城西墙祷告尤其被全球犹太教信徒视为一种极为神圣、严肃、隆重的形式。中国人民经受的巨大困难,唤起了一位正统派拉比的悲悯之心。2月中旬,在以色列正统派阵营中德高望重的塞缪尔•埃利亚胡(Shmuel Eliyahu)拉比通过媒体公开呼吁犹太人周日到耶路撒冷老城西墙“为中国人民祈祷”。他说,全世界1/5的人口正在经历巨大的焦虑和痛苦,数百万人因致命病毒被隔离起来。犹太民族应当为受苦受难的人民恢复健康而祈祷。我们必须为他们祷告,无论独处求神赐福,还是集体诵读“托拉”经卷。他还专门为此提供祷告范本。2月16日下午4:30,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仍有近千人冒雨来到西墙祷告。羊角号吹响,犹太人在呼唤上帝的慈爱。拉比用希伯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祷告。埃利亚胡拉比在祷告中说,“中国人民须知,犹太民族在牵挂着他们,为他们祷告,与他们一起祷告。”“愿这场不幸的病灾从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停止、消失。”
三、反对歧视和排斥中国人和华人
疫情爆发后,“反华恐亚”情绪在全球许多国家爆发,在西方国家尤其强烈。在西方的中国侨民、华人乃至亚裔都受到了种族主义的歧视和排斥。美国有舆论认为,这场危机起因在中国人的坏生活习惯,咎由自取。西方舆论对中国政府的批评也达到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程度。《华尔街日报》甚至发文称中国为“亚洲病夫”。在美国的华人餐馆、商店经营陷入困境。中国侨民的正常旅行也在许多国家受到了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一位在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中国学者,自2019年10月就没有去过中国。但在从美国回以色列的行程中,仅仅因为他持中国护照,就在纽约肯尼迪机场被拒绝登机,只能滞留机场。此种反华排华情绪,在以色列社会也有所表现。中国学生有时会遇到行人对他们掩鼻而过的不礼貌举动。走过耶路撒冷老城,也有人对他们喊“新冠病毒”。还出现一群人包围中国在以留学生,对他大叫“新冠病毒”、“滚回家”的情况。
与这些非理性的反华偏见和歧视相反,许多有影响的犹太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身舆论场表达对中国抗疫努力的支持和对中国人民和华人的善意和同情。希伯来大学就专门发表公开信谴责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和偏见。魏兹曼研究院在收到来自中国的博士后成员因美国方面的不合理做法而滞留机场的消息后,也积极与美国方面沟通,促使美方最终放行。还有一些人在美以重要媒体发表文章,反对对中国和华人的歧视。试举几例:艾迪•维赞德勒(Adi Weitzhandler)在《以色列时报》网站发表文章,赞扬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疫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批评舆论对中美处理流行病的双重标准。该文疾呼,“在中国人民的困难时期,不要对他们转过身去。”“族裔理解基金会”主席马克•斯奈尔(Marc Schneier)在《耶路撒冷邮报》发表题为“犹太人必须在抵制新冠病毒反华种族主义中成为模范”的文章。该文表示犹太人应当感激并记住中国人民对欧洲犹太难民的友善,并依据《申命记》中“关爱陌生人”的训诫向华裔美国人展现同样的友善,向华裔兄弟姐妹伸出援手。夏伊娜•奥本海默(Shaina Oppenheimer)则在《国土报》发表文章,揭露和批评中国留学生在以色列受到歧视的现象。这些报纸的社会政治立场并不相同,有些在平时也不乏对华尖锐的负面评论,但在新冠病毒疫情问题上,这些媒体总体上保持着对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同情和支持。
2月下旬,74家美国犹太组织联合致信中国大使馆、在美重要华人华侨组织,表达对在美华人和中国人民的支持,以及对患者的关切和对逝者的哀悼。公开信表示对因新冠疫情而出现的排华情绪“深感关注”,“感同身受”,誓言“尽力共同维护华人社区安全,与你们合力打击互联网上的辱华言论及无理指责,并肩共渡时艰”,还“鼓励每一位犹太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华人商业活动”。该公开信由“犹太公共事务理事会”牵头,签署者中包括了“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反诽谤联盟”、“圣裔社”等强大的全国性组织,以及众多地方犹太社团组织。在支持和同情中国人民抗疫、反对排华种族歧视问题上,长期以来在许多问题上通常意见纷呈的犹太教不同教派也难能可贵地形成了共识。
(作者汪舒明为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屠杀问题和美国犹太人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