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犹太世界 > 正文

以色列和美国大屠杀纪念活动中的现实政治

时间:2013-04-30 22:4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群体的记忆实践往往与现实政治问题相关联,有着明显的政治性。一年一度的大屠杀(Holocaust)纪念活动,在美国和以色列都是重大的社会政治活动,都是两国政要借以表述重要政治信念的时机。两国都强调有记忆大屠杀的“神圣义务”,以及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当然,犹太民族与美国主流社会对这一劫难的记忆,呈现出不同的现实关怀。
以色列的大屠杀记忆,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社会政治倾向,一种就是关切民族生存的特殊主义倾向,另一种就是强调平等、宽容和人权的普世情怀,但伊朗核问题带给以色列的威胁,已经成为不同政治倾向以色列人共同关切的问题。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纪念大屠杀的讲话中,伊朗核问题给以色列带来的威胁成了唯一的主题。他指出,以色列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他认为,伊朗公开呼吁消灭以色列,并为此热衷于发展军力;不充分认识到伊朗带来的威胁,就是没有从大屠杀中汲取教训。他说,当年波兰犹太人沉迷日常琐事,不听从锡安主义修正派领导人贾布廷斯基的一再警醒,结果导致整个犹太社团的毁灭;人们决不可一头埋进沙子,对伊朗带来的威胁视而不见。不过,他也指出,今天情况不同,犹太民族有了军队,有能力、有责任和决心去保卫自己,全世界也有责任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此种借纪念大屠杀历史来表达伊朗威胁论的话语,在以色列驻美大使在美国大屠杀纪念活动中的演讲中也充分体现出来。他同样将伊朗政权与纳粹相提并论,并称伊朗政权要么放弃其核武器项目,要么就面临严厉制裁或者可能的军事打击。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的讲演则更加体现了普世的一面。他在演讲中沉痛地回顾了纳粹屠杀犹太人(包括纵火烧死他祖父)的残暴行为。他一方面强调人们不应该因为大屠杀而丧失信念,要坚决反对种族主义和纳粹的罪恶,在以色列国内特别要保障非犹太公民的平等权利。他认为,犹太民族致力于改善世界和尊重人性,这就是大屠杀的重要遗产。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也强调人类别无选择,必须从大屠杀中吸取教训并坚决反对生死存亡的威胁,伊朗就是这样的威胁,它是恐怖主义的中心,威胁着世界和平。他指出,没有理由低估以色列应对这一威胁的能力,我们承诺使悲剧“永不再演”,就是说我们是有能力保卫自己民族的。
今年是大选年,奥巴马正积极争取犹太选民的支持。他亲自出席今年在美国举行的大屠杀纪念仪式,并作了长篇演讲。他强调使下一代记住大屠杀历史并从中汲取教训的重要性和神圣性,要求人们对人性之中的无知和不宽容等阴暗面保持警醒,不让仇恨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他要求人们拒绝包括反犹主义在内的所有形式的憎恨,文明世界不应给憎恨留下存在的空间。他还强调要捍卫以色列的安全,承诺美国将尽其所能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他还用很长的篇幅阐述了美国对于预防大规模暴行的使命。他指出,那些未能阻止的劫难和未能拯救的生命仍然在人们心中回荡。在去年颁布的首份总统指导文件中,他将阻止大规模暴行和种族灭绝作为美国的“核心安全利益和核心道义责任”。但是,他在演讲中又宣称,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将对世界上出现的任何不公事件都要进行军事干预。他下令成立了“预防暴行局”,专门收集全球有关大规模暴行的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他宣称,美国需要尽其所能防止此类暴行,并对之做出反应。他回顾了美国政府近年来在许多国家阻止暴行的努力,重申将继续对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支持,并对阿萨德政权进一步制裁和孤立,最终使之终结。总之, 他似乎可以将美国的一切对外干预行动都与制止大屠杀悲剧重演联系起来。     (汪舒明)

(责任编辑:admi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